作為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,中國孕育出了獨特的中華文化。而茶是中國文化代表之一,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喜愛品茶。各國茶文化各不相同,各有千秋。而中國茶文化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禮儀。
一、茶歷史
中國是茶的故鄉,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。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歷史,且長盛不衰,傳遍全球。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,發于神農,聞于魯周公,興于唐朝,盛于宋代,普及于明清之時。中國茶文化糅合佛、儒、道諸派思想,獨成一體,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!中國茶區遼闊,茶區劃分采取3個級別,即一級茶區(以西南、江南地區為表),二級茶區(以西北、江北),三級茶區(以華南地區為代表)。同時,茶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、最受歡迎、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。茶融天地人于一體,提倡“天下茶人是一家”
二、茶百科
茶,屬于山茶科,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,植株高達1-6米。茶樹喜歡濕潤的氣候,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廣泛栽培。茶樹葉子制成茶葉,泡水后使用。茶樹種植3年就可以采葉子。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長出4-5個葉的嫩芽,制作茶葉質量非常好,屬于珍品。廣泛流行于世界的保健飲品,起源于中國。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,漢人飲茶已有幾千年的歷史。茶的最早發現與利用,是從藥用開始的。“神農嘗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。
三、茶道
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,也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,它通過沏茶、賞茶、飲茶,增進友誼,美心修德、學習禮法,是很益的一種和美儀式。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國。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,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。茶藝基本精神是“清、敬、怡、真”,以孔、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,在大力宣揚“仁”即愛人的忠恕之道的同時,強調“仁”的實行要以“禮”為規范,提倡德治和教化,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。并有“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貧而患不安”的治國理念。這些思想,造成儒家以中庸為核心的思想文化體系,并形成影響人類文化數千年的東方文化圈,當今包括全世界華人、華裔、日本、韓國及東南亞諸國都從儒學中尋找真理。而中國茶道,也多方體現儒家中庸之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的精神,并寓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偉大哲理于品茗飲茶的日常生活之中。
四、茶養生
茶,從誕生起就是治病救人,先是為神農解毒,嘗百草創建中華農業和醫藥,后又成為人類的養生仙藥。日本榮西禪師在他的《喫茶養生記》中說:“茶,養生之仙藥也,延齡之妙術也。"唐代名醫陳藏器在《本草拾遺》中說:“茶為萬病之藥"。茶,傳到西方,荷蘭醫生尼古拉.德克寫文章說:“茶乃治萬病的長壽藥"。所以歷代養生家都離不開以茶養生。如唐代一僧人130歲仍紅光滿面,步履輕盈。宣宗皇帝知道后問他:“你有何仙丹妙藥?"和尚答:“性好茶,至處唯茶是求,或飲百碗不厭。"唐百林寺僧從諗逢人就說:“喫茶去"以茶養生,活120歲。孫中山的衛士長孫墨佛終生喜歡飲茶書法,106歲時還為我書寫“茶壽"。現在還健在的茶學專家,業界泰斗張天福104歲,101歲時喜結良緣。2010年上海世博會我們組織了30名長期飲茶而長壽老壽星參觀世博會,最小的是著名電影演員秦怡。
茶葉養生主要是物質與精神兩個方面,可從九個方進養生:
1、強心、提神、助消化(主要是咖啡堿的作用)。
2、降壓、降脂、抗氧化(主要是茶多酚的作用)。
3、降糖、消炎、防輻射(主要是脂多糖和茶多酚的作用)。
4、美容、抗衰、能長壽(主要維生素c、E、B的作用)。
5補硒、防癌、氟堅齒(主要是微量元素硒、鋅、氟的作用)。6、營養、美味、防郁悶(主要是氨基酸的作用)。
7、低脂、多維、能瘦身(主要是低脂低熱多纖維)。
8、靜心、益思、除凡塵(茶主靜)。
9、和諧、和平、保安寧(茶主和)。
前七條是物質養生,后兩條是精神養生。茶主靜,靜能養生。莊子曰:“靜則制怒,靜則除煩,靜則定意,靜則養生。”胡錦濤說:“茶事高雅,茶味清香,以茶結緣,以和為貴。”
五、茶品種
茶傳承到今天,已經衍生很多著名家喻戶曉的品種和品牌。如龍井、鐵觀音、普洱、碧螺春。
鐵觀音(tiě guān yīn)茶,漢族傳統名茶,屬于青茶類,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。原產于福建泉州市安溪縣西坪鎮,發現于1723—1735年。“鐵觀音”既是茶名,也是茶樹品種名,鐵觀音茶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,屬于半發酵茶類,鐵觀音獨具“觀音韻”,清香雅韻,沖泡后有天然的蘭花香,滋味純濃,香氣馥郁持久,有“七泡有余香之譽 ”。除具有一般茶葉的保健功能外,還具有抗衰老、抗動脈硬化、防治糖尿病、減肥健美、防治齲齒、清熱降火,敵煙醒酒等功效。
龍井是漢族傳統名茶,屬于綠茶,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首。龍井茶產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帶,由漢族茶農創制于宋代,已有一千二百余年歷史。龍井茶色澤翠綠,香氣濃郁,甘醇爽口,形如雀舌,即有“色綠、香郁、味甘、形美”四絕的特點,西湖龍井茶葉為扁形,葉細嫩,條形整齊,寬度一致,為綠黃色,手感光滑,一芽一葉或二葉。西湖龍井茶清香馥郁,滋味更加鮮醇爽口。龍井茶含氨基酸、兒茶素、葉綠素、維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葉多,營養豐富。
普洱茶云南省的西雙版納、臨滄、普洱等地區,大喬木,高達16米,嫩枝有微毛,頂芽有白柔毛。葉薄革質,橢圓形。花腋生,被柔毛。苞片2,早落。萼片5,近圓形,外面無毛。花瓣6-7片,倒卵形,無毛。雄蕊長8-10毫米,離生,無毛。子房3室,被茸毛;花柱長8毫米,先端3裂。蒴果扁三角球形。種子每室1個,近圓形,直徑1厘米。 普洱茶講究沖泡技巧和品飲藝術,可清飲,可混飲。普洱茶茶湯橙黃濃厚,香氣高銳持久,香型獨特,滋味濃醇,經久耐泡。
碧螺春是漢族傳統名茶,中國十大名茶之一,屬于綠茶類,已有1000多年歷史。碧螺春產于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(今蘇州吳中區)一帶,所以又稱“洞庭碧螺春”。
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,古人們又稱碧螺春為“功夫茶”、“新血茶”。高級的碧螺春,茶芽之細嫩0.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-7萬個。炒成后的干茶條索緊結,白毫顯露,色澤銀綠,翠碧誘人,卷曲成螺,產于春季,故名“碧螺春”。此茶沖泡后杯中白云翻滾,清香襲入,是中國的名茶。主要工序為殺青、揉捻、搓團顯毫、烘干。
六、茶文化
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,然而,世界上的茶樹原產地并不是只有中國一個,在世界上的其它國家也發現原生的自然茶樹。但是,世界公認,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有著卓越的貢獻,這主要在于:最早發現并利用茶這種植物,把它發展形成為中國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,并且逐步地傳播到中國的周邊國家乃至整個世界。茶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它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。中國茶文化是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而發展,它貫穿了中華文明五千年。它給人類帶來了健康和諧。它使儒釋道在中國共同發展。
布朗山的茶不施化肥、不打農藥,是綠色健康的生態茶。因而倍受全國各地朋友的喜愛。眾多普洱茶商都看準布朗山的優質自然與生態條件,汲取其精華,為茶···
南糯山古樹茶主要分布在:半坡老寨, 石頭老寨、拔瑪、石頭新寨,多依寨,姑娘寨,丫口老寨,向陽寨,水和寨巴拉寨等哈尼族山寨。目前保留著一千多公頃···
福鼎白茶白牡丹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,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介紹:名稱由來:因其綠葉夾銀白色毫心,形似花朵,沖泡后綠葉托著嫩芽,宛如蓓蕾初放,故得名···
易武茶是最好的普洱茶之一.以溫潤柔雅蜜香回甘著稱,是清朝貢茶中最昂貴的頂級茶葉,價等黃金而名重天下.清朝早期,清政府云貴總督鄂爾泰在云南設立普洱府···
Copyright ? 2022 勐旺茶葉有限公司 本站資源來源于互聯網 (如有侵權傷害您利益我們馬上刪除相關信息) 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 滇ICP備17011465號-1